《影响力》笔记
小龙
2019年04月06日
1,452次浏览
- 触发者并不是对手这个整体,而是对手具备的一些特征。
- 我们在要别人帮忙的时候,要是能给一个理由,成功的概率会更大、
- 知觉对比原理:先贵的后便宜的
- 一是这类武器有能力激活一种近乎机械化的过程;二是只要掌握了触发这种过程的能力,人们就能从中渔利;三是使用者能借助这些自动影响力武器的威力,这种武器就好像一根沉甸甸的大棒,只要用了它,就能让另一个人乖乖就范。
- 6个最基本的影响他人的原理:一致、权威、互惠、喜好、社会认同、稀缺
互惠原理
- 一个人靠着硬塞给我们一些好处,就能触发我们的亏欠感。
- 尽管偿还义务构成了互惠原理的实质,可使原理那么容易遭到利用的,则在于接受的义务。有了接受的义务,欠谁的人情就不归我们选择了,反过来还落到了对方的手里。
- 拒绝—后撤技巧:
- 倘若有人对我们让了步,我们便觉得有义务也退让一步。
- 由于接受了让步的人有回报的义务,人们就乐意率先让步,从而启动有益的交换过程
- 道答案,我们或许可以观察一下请求者的退让行为,即该手法的核心环节。我们已经看到,只要人们不觉得它是个一眼就能被揭穿的骗局,让步便有可能刺激对方也退让一步
- 责任感和满足感
- 一旦我们确定最初的恩惠并非出于善意,而是一个顺从伎俩,那我们就不必受它影响了,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只要我们能准确地判断、界定顺从伎俩,不再把它们错看成恩惠,施与者也就没法再跟互惠原理站到同一阵线了:互惠原理只说要以善意回报善意,可没说要用善意来回报诡计。
一致原理
- 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同时也显得言行一致)的愿望。一旦选定了立场,保持一致的压力就逼得人非觉得要跟与过去的所作所为站在同一阵线不可。
- 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会一次次地欺骗自己,以便在做出选择之后,坚信自己做得没错。
- 主动照看,偷窃实验
- 冥想课实验:尽管有人理智地反驳了主讲人,还是有更多的人付款,为了避免自己的逻辑思维占上风,然后再费脑筋去想其他解决方案
- 玩具公司的陷阱:拼命推销好玩的玩具,却不足量供货,家长只好补偿孩子其他玩具然后承诺之后再买,为了履行诺言就必须买了
- 首先促使人们达成口头承诺,然后过几天再要求实质动作
- 在接受琐碎请求时务必小心谨慎,因为一旦同意了,它就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它不光能提高我们对分量更大的类似请求的顺从度,还能使我们更乐意去做一些跟先前答应的小要求毫不相关的事情
- 书面承诺的力量
- 只有当我们认为外界不存在强大的压力时,我们才会为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地负起责任。优厚的奖品就属于此类外部压力,它可以让我们去执行某一行动,但并不足以让我们自觉自愿地对此行动负起责任。顺理成章地,我们也不会觉得该对它有什么承诺。强大的威胁也一样:它能叫人当场顺从,但却不大可能带来长期的承诺感。
- 抛低球手法:先给人一个甜头,诱使人作出有利的购买决定。而后,等决定作好了,交易却还没最终拍板,卖方巧妙地取消了最初的甜头
- 可读了您的书之后,我终于晓得其中的奥妙了。小伙子那一套之所以如此有效,是因为一旦人们做了一个小小的承诺(在我的例子中,就是亲了他一下),就往往会找出理由证明自己做得没错,从而愿意做出进一步的承诺